2023年中央國家機關云采購目錄首次單獨設立"云電腦"品類,中國聯通旗下聯通云電腦作為唯一入圍的央企云品牌,標志著這項技術正式獲得國家層面的權威認證。這不僅是簡單的商業認可,更意味著云電腦產業正式進入"國家隊"主導時代,成為國家新基建戰略的重要一環。?
時間線顯示,2022年8月其率先入選國資委"央企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",次年3月中央集采便新增"云電腦"類目,6月又入圍教育部"教育數字化基座"項目。到2024年,聯通開始牽頭編制《政務云電腦安全技術要求》,并通過國家等保三級認證及商用密碼應用評估。這一系列動作揭示國家認可的三大核心維度:技術可靠性、安全可控性和戰略契合度。尤其在信創國產化領域,其天影OS與鯤鵬芯片組合實現98.7%的全棧自主可控率,完美呼應國家核心技術自主化戰略。
國家戰略方向 | 聯通云電腦解決方案 | 契合點深度解析 |
---|---|---|
信創國產化 | 天影OS+鯤鵬芯片底座 | 全棧自主可控率達98.7% |
數據安全管控 | 數據不出域+行為審計溯源 | 滿足《數據安全法》第21條要求 |
低碳發展 | 終端功耗<5W/臺 | 較傳統PC碳排下降76% |
鄉村振興 | 2000元/套云教室方案 | 覆蓋12省偏遠校3.8萬間 |
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報告顯示,聯通云電腦在政務、教育、醫療三大關鍵領域市占率達41.3%,居央企首位。
當國家信息安全面臨挑戰時,聯通云電腦交出了三重安全答卷:基礎安全層面通過等保三級和商用密碼評估;數據安全層面獲得國家數據安全合規檢測認證;云原生安全層面則實現零信任架構國標驗證。其技術突破更直指國家痛點——采用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構建端到端加密體系,可抵御量子計算攻擊;操作行為審計系統滿足180天錄屏留存要求,符合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》標準。在國產化適配方面,已完成與鯤鵬、飛騰、龍芯三大國產芯片,以及統信UOS、麒麟KYLIN操作系統的深度適配,形成完整的國產化生態鏈。
國家級認可最有力的證明是其在重大工程中的落地成效。在教育領域,作為教育部智慧教育平臺指定方案,已覆蓋28省9.3萬間教室,使老舊機房改造成本下降60%。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學校,通過衛星鏈路實現延遲<200ms的遠程教學,成為教育公平的科技支點。
政務領域更是標桿林立:北京市5.2萬終端政務云項目獲評"信息化建設標桿";廣東省8.7萬終端系統通過電子文件歸檔DA/T 92認證;雄安新區1.5萬終端方案斬獲"新型智慧城市卓越實踐獎"。在央企轉型前沿,國家電網調度中心部署2000+云坐席并實現等保四級防護,中國商飛設計部門更依托該平臺進行CAD云端渲染,圖形指令延遲控制在15ms內。
更深層的認可是其承載的國家戰略價值。在信創替代路徑中,國產芯片占比達38%,操作系統占29%,構建起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。經濟效益同樣顯著:某省級機關采用后三年總擁有成本(TCO)下降52%,單終端年節電相當于種植1.2棵樹。
在鄭州720暴雨災害中,政務云電腦系統實現服務0中斷,凸顯國家應急體系中的技術韌性。據產業鏈數據,該項目已帶動國產芯片年采購超15億元,形成良性的產業生態循環。
國家"十四五"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已明確要求"推進云電腦在重點領域規模應用",國資委更設定"2025年央企辦公終端云化率不低于60%"的目標。
為響應國家需求,聯通云電腦的技術演進路線清晰:2025年量產自研"天芯1號"云電腦芯片;已集成國產大模型提升AI能力;2026年將試點量子密鑰終端小型化;實驗室正研發云電腦VR融合操作系統,為元宇宙國家戰略鋪路。在補足短板的行動中,國家力量深度介入——工信部牽頭外設兼容認證,設立百億信創適配基金;通過"星地協同計劃"部署低軌衛星解決偏遠地區覆蓋;開發語音控制及遠程協助平臺突破適老化瓶頸。
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:“推進云電腦在政務、教育、醫療等重點領域規模應用”
國資委《央企數字化轉型路線圖》:“2025年辦公終端云化率不低于60%”
項目名稱 | 部署規模 | 國家驗收評價 |
---|---|---|
北京市政務云 | 5.2萬終端 | “政務信息化建設標桿案例” |
廣東省數字政府 | 8.7萬終端 | 電子文件歸檔通過DA/T 92認證 |
雄安新區智慧辦公 | 1.5萬終端 | 獲“新型智慧城市卓越實踐獎” |
當西藏牧區兒童通過衛星連接的云課堂接觸優質教育,當雄安市民在云端政務大廳辦理業務,聯通云電腦已超越商業產品范疇,成為國家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。IDC預測2027年中國云電腦市場60%份額將由國家隊主導。這印證著一個趨勢:國家認證的本質是賦予科技企業時代使命。在數字中國建設的宏大敘事里,聯通云電腦正從"國家認可"邁向"國家引擎"。
?